正文 第399节

作者:居原氏
    2011-05-1811:50:37

    (续上)

    而国共合作,随着孙文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而陷入日益艰难的地步。

    不过,这并不影响**对农民问题的热情。他在1926年1月由汪精卫主持的国民党左翼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国民党的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在代表宣传部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表达了他的新看法:“我们过多注意了城市而忽略了农民”。

    他的这一看法并未能引起国共两党的重视。因为此时,**正面临着国民党右翼和掌握军权的蒋中正的挑衅;而国民党内部,因左右翼的分裂而使与**的合作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而蒋中正在1925年底暗中杀害了坚定支持孙文容共政策的廖仲恺后,又于1926年3月20日以中山舰事件的方式,发动了对**的打击,逮捕了**的主要骨干(包括周恩来),控制了由**领导的劳动工会,**员塞满了蒋中正军政府的监狱,**的宣传部副部长职务也被撤销。

    国共合作虽然接近破裂,但由于双方都认定尚未到可以破裂的时候,便取得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成立两党联席会议解决分歧,5月15日的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了整理党务案四项:一是改善国民党和**的关系,二是纠正两党党员妨碍合作的行动及言论,三是保障国民党党纲、党章的统一权威,四是确定**加入国民党的地位和意义。

    之后,随着澎湃离开国民党,**成了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长,他住在了讲习所里,一直到10月份。

    这段时间内,**是唯一一个在国民党机关中继续任职的**人【18】。

    他的主要收获是确立了农民问题专家的地位,另一个收获是聘请周恩来为军事课程的教师(已出狱),开始了两个人的合作故事。

    【18】参见:[美]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等译,**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11-05-1811:53:51

    (续上)

    在第六届讲习所中,**自己负责“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方法”和地理课程。

    **预见性地为蒋中正的北伐战争,准备了来自战争地区的农民对国民革命军的有力支持,并因此重新获得了**同事的理解。

    在7月份的中央全会上,**成为新成立的农民部的部长,他的中央委员职务也被恢复。

    而更重要的是,**在春天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及9月份发表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标志着他对中国革命的系统的思考。

    他将工人阶级定位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联合战线)【19】,此方法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工农革命与国民革命之间的重大分歧——而到目前为止,国共两党都还困惑于这个分歧之中。

    **在《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中说: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这些道理,一直到现在,即使在革命党里面,还有许多人不明白。他们不明白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革命最大的对象是乡村宗法封建阶级(地主阶级)。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外而帝国主义内而统治阶级,对于其地压迫榨取的对象主要是农民,求所以实现其压迫与榨取,则全靠那封建地主阶级给他们以死力的拥护,否则无法行其压榨。所以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

    【19】**在《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中说:“故我总觉得都市的工人、学生、中小、商人应该起来猛击买办阶级,并直接对付帝国主义,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然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2011-05-1811:58:04

    【史外肆言】在厘清这一阶段的国民革命和工农革命关系时,不能不对**的判断力表示敬意。尽管他所依据的革命理论,最终将他导入到追求完全平等的社会秩序的向往之中,但他比同时代的人,更多地是以农民运动实践作为思考的依据。
登陆7z小说网(www.7zxsw.com)阅读《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最新章节^-^[手机版请访问http://i.7zxsw.com]